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是教育事業(yè)的根和魂。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教育系統(tǒng)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把提升黨建工作質量作為辦學治校的基本功和生命線,黨組織和黨員隊伍不斷壯大,基層黨建全面進步,黨建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為實現教育高質量發(fā)展提供堅強保證。
鑄魂立心 堅定師生政治信仰
今年暑假,由云南民族大學法學院組成的民漢雙語志愿服務小分隊前往大理白族自治州劍川縣開展民漢雙語普法活動?;顒蝇F場,通過設置普法宣傳臺、懸掛普法宣傳條幅、發(fā)放普法宣傳資料等方式,志愿服務團的大學生們用白族話、普通話對民法典作詳細解讀,為當地群眾進行法律知識普及和理論政策宣講。
2018年以來,云南民族大學大學生民漢雙語志愿服務團的宣講活動已覆蓋全省16個州市,先后在28個民族縣(市、區(qū))、1284個民族村落累計開展雙語宣講2568場。
這樣在田間地頭進行理論宣講的場景,是我省教育系統(tǒng)探索“行走的思政課”的鏡頭之一。
十年來,我省把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等要求體現在辦學治校全過程。全省教育系統(tǒng)把思想政治建設放在首位,強化教育的政治屬性,引導全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師生信黨、愛黨、跟黨走。秉持“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以全國優(yōu)秀共產黨員、“時代楷模”張桂梅為榜樣,以力量為主題,創(chuàng)新舉辦“張桂梅思政大講堂”。以釘釘子精神打好高校黨的政治建設攻堅戰(zhàn),制定加強高校政治建設21條具體措施。教育系統(tǒng)黨員干部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集中輪訓率達100%。
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大學習領航計劃、“學習新思想做好接班人”主題教育活動……在課堂上、在田地間,新思想春風化雨,滋潤師生們的心田。一場場深入透徹的宣講、一次次鮮活生動的解讀,一次又一次凝聚思想共識,推動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往深里走、往實里走、往心里走,不斷筑牢黨員干部踐行“兩個維護”的思想根基。隨著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廣大師生聽黨話跟黨走的自覺性和堅定性不斷增強,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不斷鞏固。
強基固本 夯實基層組織根基
治理的最末端在基層,服務的最前沿也在基層。作為“神經末梢”,如何激活基層師生黨員的干事創(chuàng)業(yè)激情尤為關鍵。
2016年以來,全省教育系統(tǒng)先后實施基層黨建“推進年”“提升年”“鞏固年”“創(chuàng)新提質年”,實施“智慧黨建”三年行動計劃,2021年起又啟動實施基層黨建高質量發(fā)展五年行動,實施10個行動計劃,持之以恒補短板、強弱項,完善大中小幼、公辦民辦上下貫通、執(zhí)行有力的組織體系。
在公辦高校,我省堅決落實普通高等學校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不斷完善高校黨委會議、校長辦公會議制度,規(guī)范議事內容、決策程序;落實普通高校基層黨組織工作條例,細化重點任務清單30條。在民辦學校,我省在全國率先推行民辦高校黨建工作積分制,出臺民辦高校(黨委書記)選派管理辦法,制定支持民辦高校黨委書記抓黨建的10項措施,真正把黨建、思政和意識形態(tài)與招生計劃、年檢年審等掛鉤,確保黨的教育方針在民辦高校有效落實。在中小學校,出臺加強中小學黨建工作的實施意見,制定建立公辦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總體方案和試點方案,確保中小學校黨組織發(fā)揮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抓班子、帶隊伍、保落實的領導職責。
通過堅持抓基層、打基礎,我省教育系統(tǒng)以標準化建設促進規(guī)范,以優(yōu)質化建設提升質量,以特色化建設打造品牌,一大批特色鮮明的黨組織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
云南農業(yè)大學植物保護學院黨委構建黨建業(yè)務融合機制,推動“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服務精準脫貧和鄉(xiāng)村振興;云南民族大學瀾湄國際職業(yè)學院學生第五黨支部青春心向黨,建功新時代,成為首批全國高校黨建雙創(chuàng)樣板支部;云南大學幼兒園把紅色教育納入幼兒教育教學計劃;玉溪市用3年時間培育100所中小學校黨建工作典型……
截至目前,我省累計入選教育部黨建雙創(chuàng)項目83個、獲評省級示范黨支部98個,選樹高校“一流黨建”示范項目384個、中小學校“云嶺紅燭·育人先鋒”黨建示范校1087所。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高校共發(fā)展黨員25萬余名,廣大青年黨員在疫情防控一線、脫貧攻堅主戰(zhàn)場貢獻青春和力量。
互融互促 黨建事業(yè)齊頭并進
入戶調查、采集信息、數據處理、分析評估……近段時間,云南財經大學教授楊子生正帶領學校110多名師生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開展2022年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第三方評估項目的實地調查與評估。
2018年,由楊子生擔任支部書記的云南財經大學科研院所(中心)黨委教工第二黨支部獲批首批100個全國高校“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工作室。4年來,楊子生帶領這支隊伍發(fā)揮學科專業(yè)優(yōu)勢,主動融入國家和地方精準扶貧、鄉(xiāng)村振興工作,支部黨建和學術科研齊頭并進。
長期以來,全省各高校大力推動高校教師黨支部建在高水平科研項目組、科研平臺、創(chuàng)新團隊上,有效實現優(yōu)秀科研平臺與優(yōu)秀基層黨組織的深度融合。如今,全省高校3個支部成功申創(chuàng)全國高校“雙帶頭人”工作室,高校832個專任教師黨支部全部配備“雙帶頭人”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成為讓高校基層黨組織組織力強起來的重要抓手。
昆明理工大學交通工程學院將黨建工作與學科專業(yè)建設、教師事業(yè)發(fā)展、學生健康成長深度融合,涌現出一批黨員示范引領的國家級育人團隊、學術科技帶頭人和大學生雙創(chuàng)生力軍。
“實行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制,黨支部書記既是業(yè)務骨干也是黨務骨干,既可以參與學院整體發(fā)展、人才引進、職稱晉升等討論,也能發(fā)揮好在學科、教學、科研等方面的骨干引領作用。”據昆明理工大學交通工程學院教授陳崢介紹,近三年,自己所在的車輛教工黨支部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項,云南省重大科技專項計劃項目2項,獲省部級二等獎以上科技獎勵4項。
此外,我省高校將黨建納入巡視巡察、年度考核、日常監(jiān)督核心內容,落實校、院系、支部三級書記抓黨建述職評議考核制度,牢固樹立了“抓好黨建就是最大政績”的意識,基本構建了上下貫通、執(zhí)行有力、黨政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