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jīng)》究竟是怎樣一本書?如何閱讀、理解《山海經(jīng)》?《山海經(jīng)》中的奇獸、奇人、奇事,在歷史中有怎樣的轉(zhuǎn)化和演繹?
倘若今人還未開卷,紀錄片對上述問題進行探索和探討時,便足以令人驚奇。
(資料圖)
27日晚,紀錄片《山海經(jīng)奇》在CCTV-9播出。據(jù)介紹,紀錄片將圍繞奇獸、奇人、奇事,帶領觀眾探尋大地的遠古記憶。
《山海經(jīng)》影響了中國神話和民間傳說。導演組介紹,《山海經(jīng)奇》以“奇”為抓手,選取幾種奇人、奇獸,由他們的奇事,進入《山海經(jīng)》的世界。
紀錄片以學者、專家講解為主,運用動畫、舞蹈、光影秀、皮影戲、實地拍攝等多種表現(xiàn)形式,構建出《山海經(jīng)》自由蕪雜、新鮮粗野、異想天開的世界。
《山海經(jīng)》保留了一部分先民們的遠古記憶。萬物的生與化、日月的交替、人類的生息……種種事情中,似乎都有神力存在。
本次《山海經(jīng)奇》將播出八集,其中《女媧·我從何處來》《伏羲·探索通天之路》《燭龍·開創(chuàng)時間的神》《帝俊·瞧這一家子》《羿·英雄射日》聚焦于“神明”。節(jié)目結合典籍史料,對它們的來歷進行探討,拼接和梳理了相關的神話故事,并對缺失部分進行了合理的想象和演繹。
熟悉又陌生的神話里,可解讀出許多耐人尋味的事情:對女媧的信仰可能體現(xiàn)了全人類早期都共同存在過的一個母神崇拜的時期。羿射日的故事千古流傳,《山海經(jīng)》中卻沒有記載,羿的行為也串聯(lián)出千古迷思。
伏羲攀爬建木登天,似乎隱喻人類一直在尋求這個世界的核心秘密,而這個秘密就是八卦?!爸蹦空恕钡臓T龍與三星堆青銅縱目面具有相似之處,它是否代表著我們的祖先對突破時間與空間限制的渴望?
“有獸焉,其狀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名曰狍鸮,是食人?!贬篼^,即饕餮,它的形象包含了善與惡的象征。在《山海經(jīng)奇》的演繹中,饕餮心底的欲望無休無止地膨脹,導致了難以逆轉(zhuǎn)的后果。
“其上有獸,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辟绲钠け蛔龀晒?,雷獸的遺骨被做成鼓槌,敲響震顫世界之音,幫助黃帝擊敗蚩尤。
《饕餮·欲望滋生記》和《夔·和聲而鳴》兩集為兩種擁有奇特名字的怪獸打造了“二創(chuàng)劇情”。在結合史料的同時,《山海經(jīng)奇》用角色建模和皮影戲腳本撰寫的表現(xiàn)形式,賦予了它們“前世今生”,以今人神思連接遠古初心,再度探討怪獸“混搭”外表下所蘊含的歷史信息和精神意義。
紅星新聞記者 邱峻峰 編輯 蘇靜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p>